时间:2025-07-04 13:08:00 来源:网络整理 编辑:热点
不知甘苦网-
7月2日,国首光伏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,座海中国石化青岛炼化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建成投用,水漂这是浮式我国首个实现工业运行的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,与前期投用的项目桩基式水面光伏联动,成为目前中国石化规模最大的建成免费nba观看直播水面光伏电站,整体项目年发绿电1670万千瓦时,投用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1.4万吨,国首光伏相当于多植树75万株,座海对漂浮式光伏在沿海、水漂浅海地区全海水环境的浮式推广具有重要示范效应。
深挖土地利用潜力,项目打造“一地两用”新模式。建成该漂浮式光伏电站所在水域与海域联通,投用利用海水表面空间发电。国首光伏项目位于青岛炼化氢能“产研加”示范园内,具有零排放、效率高、成本低等优势,大卫李0.1秒扣篮绝杀占地面积约60000平方米,装机容量7.5兆瓦。项目创新采用漂浮式光伏结构,通过光伏板随潮汐同步升降设计,缩短板体与水面距离,仅为传统桩基式结构的约1/10,最大限度借助海水散热,通过冷却效应提高发电效率5%-8%。
三大创新,大卫李0.1秒绝杀破解海水光伏工业应用难题。在全海水环境下,光伏系统面临海水腐蚀、生物附着、潮汐波动等问题,为解决应用难题,研发团队联合国内领先的材料研发和浮体生产企业开展技术攻关,形成三大创新:开发出抗盐雾腐蚀、抗藤壶附着的特制浮体与支架;研发出可抵御13级大风、适应3.5米潮汐落差的水下锚固系统,较传统的桩基式光伏降低投资约10%;光伏板与线缆贴近水面巡检通道,较传统桩基式光伏运维时的安全性显著提高、成本显著降低。这些技术创新将为沿海、浅海地区光伏开发提供标准化解决方案,推动新能源项目成本下降。
助力实现氢能与光伏高质量耦合发展。此前,青岛炼化已建成全国首座“碳中和”加氢站与全国首个工厂化海水制氢项目。水面光伏项目的全面建成投用,打通了青岛炼化新能源产业链最关键的一环,形成“光伏制绿电、绿电制绿氢”的新能源产业格局,有助于氢能与光伏高质量耦合发展,为绿氢炼化、绿氢交通产业奠定了资源基础。下一步,青岛炼化将借助新能源产业优势,再拓展建设23兆瓦漂浮式光伏项目,强化新能源供给能力。
近年来,中国石化加快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供给体系,为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增长极。公司大力实施绿色洁净发展战略,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转型、洁净发展,全方位推进化石能源洁净化、洁净能源规模化、生产过程低碳化,启动“万站沐光”行动计划,计划到2027年建成光伏站点约10000座,推动新能源与传统能源产业深度融合发展;持续深耕地热领域,地热供暖能力达1.2亿平方米,成为中国最大地热能开发利用企业;聚焦氢能交通和绿氢炼化,加速建立氢能全产业链条,建成投产我国首个万吨级光伏绿氢示范项目,已建成加氢站144座,成为全球运营加氢站最多的企业。2024年,中国石化新能源供给量折标煤580多万吨,推动传统油气产业与新能源业务的协同发展。
以温暖作别!高考前老师给每位学生都“塞了小纸条”2025-07-04 12:39
财经观察:创新引领,“防晒经济”抢赚“热钱”2025-07-04 12:28
中国经济样本观察·企业样本篇|西藏宏农的“高原养鸡记”2025-07-04 12:27
防诈手册了解一下,小心这些套路针对毕业生!2025-07-04 11:59
农业“大脑”护航“三夏”跑出加速度 紧盯产粮目标端牢中国人自己饭碗2025-07-04 11:17
@所有考生,填报志愿需要一味求新吗?新专业新在哪里?解答梳理↓2025-07-04 11:11
花样新“夜”态活跃“夏日经济” 特色文旅点燃消费市场新活力2025-07-04 11:10
我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占全球比重达1/32025-07-04 11:08
全国铁路7月1日实行新列车运行图:“旅游专线”串联景区 赏美景品民俗2025-07-04 10:59
“汉语热”到底有多热?义乌“家门口的孔子学院”人气爆棚2025-07-04 10:26
首批38个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城市公布2025-07-04 13:03
中经评论:文旅开启“夜间模式” 提升城市消费潜力2025-07-04 12:46
“我们有需要时,中国朋友一直都在”(共创繁荣发展新时代)2025-07-04 11:49
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抗日英烈蒋志英:铁血骁将誓守海门2025-07-04 11:14
晶采观察丨好“戏”连连!夏日经济 “新赛道” 升温2025-07-04 11:06
功能推陈出新、高端占比增长——以旧换新拉动手机消费升级2025-07-04 10:54
湾区三分钟丨千年荔路今再启 一颗荔枝有多少种可能?2025-07-04 10:52
国际纺都“纠纷巧解”的“治理密码”2025-07-04 10:46
中国首个“全球通办”婚姻登记场所在厦门鼓浪屿启用2025-07-04 10:45
大美非遗|粤剧在香港的当代新生2025-07-04 10:37